欢迎来到【江苏中唐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(江苏中唐拍卖有限公司)】官网!
服务热线

李经理:18552190928

周经理:15152245278

新闻中心

霁蓝釉的发展史

       1、瓷器导釉色名:又称“和蓝釉”蔡蓝釉”“霁青釉”,明清蓝釉习称,霁蓝-咱温石灰碘釉,其生坏施釉。1280-1300度高温下—次烧成,色泽深沉,釉面不流不裂,色调浓浓均匀,呈色较稳定,其釉色蓝女口深海,釉面均匀呈色稳定,后人称其为“霁青”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,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“上品”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,主要造型为祭器矛口陈设用瓷。
       蓝釉是以钴呈色剂的蓝釉起源,可以追溯到唐三彩瓷器。高温钴蓝釉瓷器则是元代景德镇发明的,钴是青花的着色剂,融在釉中,即可成钴蓝、呈色稳定,但是色彩鲜艳的蓝釉,除釉色洁净外,尚须有洁白的胎质映衬方能显示出蓝如宝石的理想,景德镇陶工在元代发明高温钴蓝釉后,对明清时发明了回青、酒蓝和天蓝等釉色,绚烂多彩,耐人寻味。
       2、蓝釉的施釉方法有两种:施釉方法是先在坏胎上上一层青花钴料,等阴干后进行刻划刻塑,做好纹饰后,再上一层青白釉,烧入匣内,进窑焙烧,烧出的瓷器看上去胎釉紧密,釉面不流淌,不开裂,但容易出现缩釉,裂釉现象,元代和明代早期,大都采用这种方法。先将青花钴料与釉水按一定比例和在一起,经过间隔数次上釉,阴干装入匣体内进窑焙烧,出窑后,这样的瓷器看上去莹润光亮,玉质感强,有玻璃象,缩釉、漏釉现象少,但容易流淌,明代以后的霁蓝釉厚的地方大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冰裂纹,而元代霁蓝釉冰裂纹现象很少胎和釉紧密。
2020/09/27 16:40:18 4237 次